颍上新闻,颍上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颍上人才网 >> 颍上资讯 >> 面试技巧 >> 互联网时代下,人员摸底成为用人单位考核人才的重大难题
互联网时代下,人员摸底成为用人单位考核人才的重大难题
2024-11-19|资讯来源: 网络整理|查看: 174

在互联网快速扩张的社会背景下,涌入互联网的各行各业的IT民工数量与日俱增。

早在2016年,我公司就发布了Java和Ios工程师的招聘信息。 Java工程师单个职位,我们每天收到近200份简历,Ios每天收到近千份简历。

是的,这就是培训机构针对ios工程师岗位发起的市场讨伐。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日益严重。人才测绘已成为用人单位人才评估的一大难题。

笔者第一次以面试的形式与求职者交流是在2015年6月,由于笔者入行时间较短,经验不足,所以错过了一些优秀的求职者。

三年后的今天,笔者因公司规模扩大再次与求职者进行深入交流。

1. 初选如何识别劣质简历

培训机构除了提供技术培训外,往往还提供简历撰写指导和面试指导。有很多事情是微妙的,我们很难识别。然而,培训机构打包的简历却一遍又一遍地具有相同的特征。

1. 年轻但拥有高级文凭

年轻但拥有高级文凭可能不是一个标准,但大多数申请人符合传统文凭的市场条件。个人技术爱好者可以通过自学考试获得文凭,此时必须提供独特的技术亮点。

2.年龄较大但技术经验较少

与前一点相比,对于年龄较大但几乎没有技术经验的人来说,这个问题更为严重。大家都知道,一个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会下降,互联网技术就包括在其中。

如果一个人年纪大了,没有技术经验,那么只有两种情况:1、中途转行(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强行进入行业)。 2、因能力问题,简历中未包含现有经验(能力与经验/薪资不符)。

3、项目经验多为Crm系统、商城、XX管理系统、问卷系统、课堂考试系统等。

项目经验,这个项目非常适合评估申请者的水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迭代,每年都会涌现出许多创新型互联网企业和新兴产业。

在笔者最近发布的招聘要求中。 CRM系统、商城、XX管理系统、问卷系统、课堂系统占据了90%的份额。现在已经2019年了,内部管理制度这么流行吗?

言归正传,我们在评估简历的时候,应该多考虑一些“真实的东西”。例如,该人当时在XX公司工作,该公司确实在当时的公司背景下开发了项目(外包除外)。

4、项目背景不符合互联网发展背景

项目背景:每年的市场走势都不一样,从早年的电商、彩票风波,到后来的O2O、寻宝、直播、新零售。各系列产品的出现都符合市场的定义。

如果你的简历中有2018年或者2019年刚推出的产品(2015年政府禁止互联网彩票)、O2O、商场、寻宝(2017年初禁止寻宝产品)、直播等产品。显然这与市场需求非常不符。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具体情况是否有理解的余地。

5、不同工作经验的多个项目的技术架构或项目结构一致,缺乏新意。

一般来说,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技术栈,甚至产品趋势和模式也完全不同。因此,当申请人在多个公司的多个项目中写相同的技术时,业务流程是相同的。看起来很简洁,但实际上更没有说服力。

6、技术太新,老技术根本不提。

这项技术太新了。根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我们不断向新技术靠拢。但对于任何公司来说,作为高级CTO和架构师。他们倾向于选择更稳定、更成熟、学习成本更低的现有技术。对新技术的追求不会太明显。至于培训机构,“流行什么技术我们就教什么”。

因此,有很多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新人对旧技术一无所知。我什至没有听说过很多技术。

7、工作经验丰富,但工作层次比较低。

工作经验比较丰富,但是从事的工作层次比较低。这里有一个大问题。要么原公司无法提供合理的舞台让该人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要么该人能力不够,无法完成更高级的任务。工作。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这个人包装了太多的经验,导致简历不和谐。这种情况需要对公司规模和背景进行评估。

8、公司背景跨省市

也许很多雇主都和我一样。他们最近收到的简历中,90%是来自跨城市跳槽的人。其中武汉占60%以上。两者都是武汉XX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司规模不到50人。还有厦门、宁波、南京等。这个问题我就不提了,大家都知道。跨地区跳槽很难核实。

9. 缺乏业余爱好者对技术热情的证据。

一些志向远大但志向不高的技术人员,建立了好几个管理体系。使用的技术确实是各种分布式、集群、高并发、大数据、消息队列、搜索引擎、镜像容器、多数据库、数据中心等。薪资期望也高于行业标准。

一个对技术非常热衷的人,在业余时间一定会花很多时间在技术上。然后你可以从这个人的博客和 git 地址开始。您甚至可以使用您的手机号码、电子邮件地址、昵称或马甲。去搜索引擎搜索并验证此人是否具有论坛、贴吧或开源组织的技术背景。

2、进入面试阶段,如何识别对方的素质?

鉴别对方的含水量没有明确的标准,但笔者可以提几点。这也是我在实际面试中通常使用的方法。

1、根据公司规模、团队规模、人员合理配置、人员合作方式判断对方是否有工作经验。

在招聘初、初中级IT人员时,可以问一些问题,比如公司有多少人,产品团队有多少人,产品、技术、后端有多少人,前端、客户端、UI 和测试。工作中如何配合,产品花了多长时间做出来,什么时候上线,上线后迭代一个版本需要多长时间,迭代一个活动需要多长时间,目前已经发展了多少用户(后端),有多少并发量等等(后端)。

根据笔者的经验,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职业经历,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答案或多或少是错误的,或者给出的答案是很不合理的。

2、后台公司入驻时间、项目立项及完成时间、产品技术栈、迭代流程验证。

许多候选人过度包装简历只是为了追求更高的薪水。当我们问:您是xx年xx月加入公司的吗?您的项目于 xx 月 xx 启动?您的项目使用xx技术吗?每次上线前你都是怎么审核的?

面对这些问题,候选人往往给出与简历不一致的答案。问题来了。关于项目所使用的技术,很多项目我们可以搜索该项目的地址和APP。通过http协议、技术特征、抛出的异常特征,大致识别对方使用的技术。如果申请人给出的答案明显不符的话,哎。

3、通过技术深度来识别对方的技术水平

我最近接到的面试者,很多人的简历上都写着各种各样的技术。为了不跨越求职者的技术栈,笔者特意挑选了应聘者写过或使用过的技术进行查询。作者举了几个例子。

1)某求职者简历中注明自己熟练使用redis。

  • 温馨提示:以上互联网时代下,人员摸底成为用人单位考核人才的重大难题的资讯来自颍上人才网(颍上地区找工作,发布招聘信息的颍上人才网招聘网站),每天更新颍上最新招聘信息。本内容地址:http://www.ysjob.cc/article/articledetail-5307.html转载请注明
最新资讯
微信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访问手机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