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新闻,颍上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颍上人才网 >> 颍上资讯 >> 颍上便民信息 >> 安徽颍上:师徒培训会开到稻田间
安徽颍上:师徒培训会开到稻田间
2022-06-23|资讯来源: 颍上人才网|查看: 596

来源:【中国农网】

6月20日,安徽阜阳市颍上县陈桥镇山涧村,烈日当头,室外地表温度高达40多度。农业农村部水稻指导组专家、安徽水稻机械化栽培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吴文革研究员汗流浃背地站在水稻田头,为当地新型经营主体讲解水稻机械化插秧需要把握的关键技术细节。

“随着科技创新和新技术的示范的引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好处越来越为大家所认知。不仅充分利用了我国长期以来研究形成并大面积成功应用的水稻育秧-移栽稻作技术成果与精华。集中育秧高效叠加利用当地的温光水资源,缓解南方多熟制地区水稻生产季节的矛盾;同时集中育秧有利减灾避灾,特别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育栽模式较直播栽培,极大地避免了早春时节的低温阴雨对直播成苗和丰产群体构建的不利影响,有利稳产高产。适应现代稻作方式的水稻机插栽培,还可以有效减控直播稻田越来越严重的杂草危害,并有利田管,产量、品种及亩均效益也大大提升。在安徽沿淮,近年种植大户的水稻产量从之前的亩均450公斤达到600公斤,高产的甚至700公斤以上。大伙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农机强农的实惠与必要性、迫切性;也实实在在感觉到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带来的科技创新对农业、粮食安全生产的贡献与作用;所以广大农民朋友才能自觉甚至主动地接受‘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新技术’‘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新技术’,因为新技术不仅增产增效,而且符合低碳、节本、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在颍上山涧村开展的无人智能机插秧示范,吸引了群多的大户,实际上这属于智能农机或智慧农业的大范畴,大家都能意识或者体会到农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智慧无人农场是发展趋势,不仅仅它表面上的高大上,而是实实在在的科技力量、农机的力量,是实施和实现‘两强一增’方向和抓手”。”吴文革研究员告诉记者,水稻生产从倚重人力蓄力的“三弯腰”式的艰苦劳动,到全程机械化(关键是种植环节也即是机插秧、机直播),再到今天现场展示的无人机插,不仅体现安徽现代稻作技术的进步,也体现安徽水稻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另外根据他们项目组最近掌握的安徽水稻主产县区情况看来,今年安徽水稻插秧季,无人驾驶插秧、机械侧深施肥等绿色稻作技术最受新型生产主体欢迎。

“省城的大专家下到县里指导,我们特别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就是个‘二传手’,学好了再传授给县里的新型经营主体们。这样,师带徒、徒带孙……好的技术才能传下去。”颍上县农业农村局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站长刘冰岩俏皮地说道。颍上县源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蔡俊军就是刘冰岩带出来的徒弟。“普通插秧机操作需机手1人、喂秧2人,每天作业约40亩。无人插秧机只需喂秧1人,每天作业约60亩。无人插秧机作业既节省人工及成本又提高效率,秧苗插得直且均匀,利于后期田管,相比于普通插秧机作业模式优势明显,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利用高效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让农民种地更轻松、更科学。”他告诉记者,通过使用无人系统,插秧机可在田间实现直线作业,农机手只需调头一个人即可完成对插秧机的操作和秧苗的补充,插秧机按照设定路线行进。通过农业部门的持续推广,专家的实地传授,合作社对育插秧技术的掌握,合作社已累计育秧移栽田面积达1万2千亩。随着先进技术的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农民每亩可节约成本60余元,亩增产300余斤。

“把育秧插秧及田间管理技术培训会开到水稻田,这种形式最直观有效,主体接受也最容易。”颍上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鹏介绍说,该县水稻种植面积60万亩。多年来,水稻栽插环节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的技术瓶颈。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好地促进水稻生产机械化,该县一直致力于水稻育插秧技术推广应用。全县16个水稻主产乡镇均开展了机插秧作业,机插秧育秧中心36个,分布在13个乡镇。拥有各类水稻插秧机641台(无人驾驶插秧机11台),年机插秧面积达36万亩左右,机插率达60%,较好地促进了全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今年,为认真落实安徽省“两强一增”行动计划,颍上县还积极利用“机械强农”政策,大力推广普及水稻机插秧技术提质增效,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江店孜镇率先实验推广应用北斗定位系统驾驶的无人插秧机作业。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本文来自【中国农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 温馨提示:以上安徽颍上:师徒培训会开到稻田间的资讯来自颍上人才网(颍上地区找工作,发布招聘信息的颍上人才网招聘网站),每天更新颍上最新招聘信息。本内容地址:http://www.ysjob.cc/news/newsdetail-330.html转载请注明
最新资讯
微信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访问手机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