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新闻,颍上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颍上人才网 >> 颍上资讯 >> 面试技巧 >> 公安部督办大学生就业特大诈骗案!8000多万、400多人上当为何?
公安部督办大学生就业特大诈骗案!8000多万、400多人上当为何?
2025-10-19|资讯来源: 网络整理|查看: 110

公安部重点查办的一起针对高校毕业生的重大连续性诈骗案件,涉案资金高达八千余万,受害的学子数量超过四百人,那么,犯罪集团究竟运用了哪些手段,致使这些学生及家长相继陷入圈套呢?

24万元“买”国企工作?400多人上当

今年6月,兰州市西固区新安路派出所受理了一桩报案,报案者小刘向警方陈述,2022年,经由一次宴席,其双亲结识了一位自称颇为热心的个体,该人声称掌握某些关键人物的信息,承诺能够动用资金疏通渠道,将小刘安置至兰州某家国有企业任职

小刘作为受害者表示,对方承诺安排一个有编制的岗位,或者是直接签约的工作,并且保证福利待遇优厚。如果事情无法办成,对方承诺会全额退还费用。

体检 培训 岗前考试 假戏真做只为逼真

小刘的家人被那位自称热心的个体户多次承诺打动,又加上国企工作的吸引力,四处筹措了24万元,分三次转给了他,在随后的六个月里,小刘确实收到了几次体检、培训以及岗前考核的邀请。

小刘作为受害者表示,他参加了多次考试,负责出题的老师使用的是带有档案袋和密封条的试卷,考试结束后还安排了岗前面试环节,并且进行了面试。

无入职时间 盼来一份有瑕疵的“合同”

小刘经历了一系列看似十分正式的岗前流程,随后企业盖章的聘用协议交到了他手上,协议中列明了工作职责、薪资补助等各项内容,只是关于正式开始工作的日期却并未提及。

深信不疑 辞去旧工作等待新单位入职

明知这份工作协议存在缺陷,小刘和他的家人还是完全相信了那位自诩乐于助人的人,依照对方指示辞去了医院里的临时岗位,回到家里静候正式录用的通知,可这一等就是整个2023年8月,心急如焚的小刘最终拨通了那个“好心人”的电话,敦促对方赶紧帮他办妥入职的相关事宜。

小刘作为受害者表示,对方每次回应都含糊其辞,总是找各种借口搪塞,最终自己忍无可忍,提出要求退还款项,询问何时能够办理,之后再继续付费,但对方却声称这笔钱已经上交上级,无法退还,并且继续找各种理由推脱。

等待入职的日子迟迟不来,付出的钱财如同石沉大海,多次敦促均无任何效果,小刘于今年六月向公安机关进行了举报。

“中间人”信誓旦旦 称交20万帮忙转正

对于另一位受害者小陈而言,识破骗局更加困难。由于一个自称“中介”的人从中牵线,小陈支付了20万元,随即接受了岗前指导,并以见习生的身份加入了兰州一家中央企业。该中介还承诺,待见习期满后,小陈能够转为正式的管理岗位职员。

小陈作为受害者表示,对方当时承诺的流程是,首先以派遣工的名义进行实践锻炼,等实践期满,再与单位正式签署工作协议。

不过,在持续一年的实践期间,经由与同僚们沟通,他发觉其中好像存有问题。

小陈作为受害者表示,该车间具备自行招募外部工作人员的权限,能够直接从社会上选拔人员填补工作空缺,无需经过人力资源部门。他后来才了解到,自己实际上是绕过了招聘流程,与第三方劳务公司签订了直接用工合同,由车间直接管理。

小陈寻到所谓的中间环节,询问为何自己迟迟未能获得正式职位,该中间环节也用诸多借口不断拖延,直到警方寻至小陈处,他方才醒悟过来。

小陈作为受害者表示,许多看似荒唐的情况,其实源于偶然,或许、也许、大概能够成功。当警察找他谈话时,那一刻才算是真正的事情落到了实处,他明白了真相。

承诺提供“好工作” 实施就业诈骗

面试的目的下载_求职诈骗团伙揭秘_大学生就业诈骗案

接到多次报案后,警方着手调查,搜集证据。深入核查发现,一个伪造央企国企及党政机关身份,骗取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犯罪集团被揭露出来。

警方通过检查受害者财产流动情况,查明,资金在交付中介之后,多数转入嫌疑人秦某、于某等人的账户内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警三大队负责人李学成表示:于某名下涉及多张银行卡,其账户交易总额高达两千余万,然而经过深入调查,于某并无固定职业,属于失业状态,其账户资金往来情况十分不寻常,因此我们认定于某存在重大嫌疑。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警三大队民警刘凯表示,当事人完全没有职业,并且完全不是他声称的那种所谓的“高干子弟”,没有任何背景能为这些受害者安排工作,这类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

发展下线 “拉人头” 各层级从中牟利

掌握嫌疑人的行踪后,警方迅速将秦某与于某拘捕归案。审问过程中,二人坦承以提供国企、央企及党政机关工作机会为名,诱骗往届高校毕业生实施诈骗。查明的资金往来情况表明,自2021年至2024年期间,已有超过四百人受害。

专案组另外察觉到,这是一个有主要嫌疑人、一级中间人和二级中间人组成的诈骗组织,各个层级职责分明,他们借助“吸引新成员”的手法,利用受害人希望找到理想工作的心理进行诈骗,所有层级都在此过程中获利。

20名核心骨干成员全部落网

这起案件性质严重,牵涉范围广,相关人员与资金数量庞大,专案组逐级将案情向上汇报。2024年8月,公安部将此案列为重点督办案件,并指令依法从严处理。经过四个月的不懈侦查,该犯罪团伙的二十名主要头目悉数被擒,案件目前仍在持续深入调查之中。

全流程造假 求职诈骗为何能屡屡得手

此案现已告破,不过对于受害者而言,所遭受的损失并不仅仅是金钱。有人因为笃信“可以用金钱换取理想职位”,从而辞去了原本的工作,也有人婉拒了其他机构所提供的就业机会。究竟是什么样的骗局,竟能让受害者如此深信不疑,认为这些骗子能够帮他们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为何这种全程伪造的求职骗局会一再得逞?

根据警方的通报,部分求职者与家长抱有侥幸心理,他们以为凭借熟人关系,稍作花费即可办成重要事务,从而为犯罪团伙创造了作案条件。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兴安路派出所民警李维强表示:他们付款后,后续环节就完全遵从指示,从不进行查证,视此为违规行为,甚至对家人也隐瞒不谈。

假合同假协议 串通培训老师提供岗前培训

此案中,部分涉案人员与受害者存在亲属或朋友关系,正是由于这种联系,受害者对“花钱谋求职位”的说法深信不疑,即便骗局败露后也不愿向警方求助。另外,诈骗集团还伪造了众多虚假的劳动关系证明和就业合同,并伪造公章,同时与当地部分培训机构的兼职教师勾结,为受害者安排岗前指导并安排考核。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警三大队民警刘凯表示,这些人纯粹为了赚钱,只要有人付钱,他们就提供场地出租服务,协助寻找培训老师,还会帮忙印制试卷。

吴某是犯罪嫌疑人,他说章是假的,演员也是假的,签合同和培训都是假的,全是演员。

已追回被骗资金一千多万元

诈骗集团的种种手段,使受害者完全上当受骗,部分人更沦为向亲友引荐工作机会的“中介”,充当了犯罪分子的帮手,受骗者的数量持续增加。目前,经过警方持续不断地工作,已经成功追回了超过一千万元的被骗款项,查处行动仍在不断深入。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副局长杨明河表示,求职者千万不要存有“走捷径”“靠关系”等想法,轻易相信诈骗手段,应当借助正规的招聘渠道等人力资源中介机构,或者通过用人单位的官方网站来寻找工作机会。

  • 温馨提示:以上公安部督办大学生就业特大诈骗案!8000多万、400多人上当为何?的资讯来自颍上人才网(颍上地区找工作,发布招聘信息的颍上人才网招聘网站),每天更新颍上最新招聘信息。本内容地址:http://www.ysjob.cc/article/articledetail-388967.html转载请注明
最新资讯
微信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访问手机版本